
语言学概论
山东大学出版社 / 葛本仪
9787560776200
¥26.65 ¥49.00
八成新 文学艺术
葛本仪教授的《语言学概论》自1988年第一版面世以来,得到了国内多所大学的肯定和采用,历经30多年,经久不衰,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也出版了繁体版。此次已是第四次修订再版。
葛本仪教授一生从事汉语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,她1951年至1955年就读于山东大学中文系,毕业后便留校任教,分配到了语言组。从教后,葛先生接受的第一个教学任务就是准备两年后为中文系学生开设“语言学概论”课。
当时国内开这门课的学校很少,在资料匮乏的情况下,葛先生开始了边学习边写讲稿的工作,她以苏联学者的书为样本,又尽量融进了汉、英、俄、日、韩等五种语言文字的特点,刻苦钻研,终于自己编写出了适合中国大学生使用的讲稿。
1957年葛先生正式登堂讲授“语言学概论”课,并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好评,这给了她信心和力量,从此她成了校内外讲授“语言学概论”的“专业户”,年年修改讲稿,年年讲。该讲稿在历次讲课的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。
1988年,中国恢复了自学考试制度,葛先生受山东教育学院邀请,用电视教学的方式为全省几千名自学考试的学生讲授“语言学概论”课。没想到的是,学生听完课后,要求印发讲义的信件竟像雪片一样铺天盖地而来。考试临近,时间紧迫,为了学生们能顺利进行考试,葛先生只好找来了七个青年教师和研究生,加上她共八人,对着讲稿和她的电视讲课内容加以整理。书稿整理编辑进度很快,三个月就把书都发到自学考试者手里了。该书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,这就是《语言学概论》的初版本。
该书出版后,由于社会的需要,在原观点不变的情况下,又增加了两位编者,进行了力所能及的修订,修订本于1999年出版,当然,由于修订本又融入了编者的智慧和补充,内容和初版本相比就更加丰满了。
葛先生的《语言学概论》,其特点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第一是系统性,这也是最为突出的特点。其总论到分论是一个很严密和全面的系统。总论涵盖了语言的本质、起源、发展等内容,其中语言的本质涉及语言的本身属性、社会功能属性和思维功能属性。分论涉及语音、语义、语法、语用以及文字等内容,系统性强。第二,该教材在突显系统性的同时,也注重语言理论的前沿性和发展性。如总论部分中语言的静态和动态存在形式问题,是其他教材很少提及的。再如分论中的语义和语用部分,也都借鉴融合了现代语义学和现代语用学的相关研究成果。第三,语言上的通俗性。该教材是在多年教学实践的讲义基础上形成的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述深奥的语言学理论是其突出特点,便于阅读者理解和学习。
此次修订再版,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:一是修正了一些语言文字、标点符号、语音符号方面的问题;二是改正了少量的知识错误;三是替换或删减了几处例证;四是修订了附录中的“世界语言系属表”。
作为普通语言学的基础教材,葛先生的《语言学概论》无法“大而全”,也不应“大而全”。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语言学经典教材,其理论内核仍然稳固。从1955年到1988年,这本20多万字的教材凝聚了葛先生30多年的研究心得,更是在与学生“教学相长”的过程中不断打磨出来的。我们相信这本教材在传授语言学核心理论和知识方面仍然适用,愿其在语言学人才培养方面继续发光发热!
教材是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基本标志,学术体系、学科体系、话语体系、教材体系、评价体系的建设,成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组成部分。2017年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的通知,决定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,旨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教材体系。为响应中央号召,山东大学文学院决定组织出版“高等学校中文一流学科参考教材”,把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具有参考价值的教材修订重印,同时把正在使用而尚未出版的优秀教材进行完善并正式出版。希望这些教材可以经过检验和修改,成为适应新时代课程体系的成熟教材,为国家教材建设做出一定贡献。
葛本仪教授一生从事汉语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,她1951年至1955年就读于山东大学中文系,毕业后便留校任教,分配到了语言组。从教后,葛先生接受的第一个教学任务就是准备两年后为中文系学生开设“语言学概论”课。
当时国内开这门课的学校很少,在资料匮乏的情况下,葛先生开始了边学习边写讲稿的工作,她以苏联学者的书为样本,又尽量融进了汉、英、俄、日、韩等五种语言文字的特点,刻苦钻研,终于自己编写出了适合中国大学生使用的讲稿。
1957年葛先生正式登堂讲授“语言学概论”课,并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好评,这给了她信心和力量,从此她成了校内外讲授“语言学概论”的“专业户”,年年修改讲稿,年年讲。该讲稿在历次讲课的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。
1988年,中国恢复了自学考试制度,葛先生受山东教育学院邀请,用电视教学的方式为全省几千名自学考试的学生讲授“语言学概论”课。没想到的是,学生听完课后,要求印发讲义的信件竟像雪片一样铺天盖地而来。考试临近,时间紧迫,为了学生们能顺利进行考试,葛先生只好找来了七个青年教师和研究生,加上她共八人,对着讲稿和她的电视讲课内容加以整理。书稿整理编辑进度很快,三个月就把书都发到自学考试者手里了。该书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,这就是《语言学概论》的初版本。
该书出版后,由于社会的需要,在原观点不变的情况下,又增加了两位编者,进行了力所能及的修订,修订本于1999年出版,当然,由于修订本又融入了编者的智慧和补充,内容和初版本相比就更加丰满了。
葛先生的《语言学概论》,其特点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第一是系统性,这也是最为突出的特点。其总论到分论是一个很严密和全面的系统。总论涵盖了语言的本质、起源、发展等内容,其中语言的本质涉及语言的本身属性、社会功能属性和思维功能属性。分论涉及语音、语义、语法、语用以及文字等内容,系统性强。第二,该教材在突显系统性的同时,也注重语言理论的前沿性和发展性。如总论部分中语言的静态和动态存在形式问题,是其他教材很少提及的。再如分论中的语义和语用部分,也都借鉴融合了现代语义学和现代语用学的相关研究成果。第三,语言上的通俗性。该教材是在多年教学实践的讲义基础上形成的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述深奥的语言学理论是其突出特点,便于阅读者理解和学习。
此次修订再版,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:一是修正了一些语言文字、标点符号、语音符号方面的问题;二是改正了少量的知识错误;三是替换或删减了几处例证;四是修订了附录中的“世界语言系属表”。
作为普通语言学的基础教材,葛先生的《语言学概论》无法“大而全”,也不应“大而全”。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语言学经典教材,其理论内核仍然稳固。从1955年到1988年,这本20多万字的教材凝聚了葛先生30多年的研究心得,更是在与学生“教学相长”的过程中不断打磨出来的。我们相信这本教材在传授语言学核心理论和知识方面仍然适用,愿其在语言学人才培养方面继续发光发热!
教材是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基本标志,学术体系、学科体系、话语体系、教材体系、评价体系的建设,成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组成部分。2017年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的通知,决定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,旨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教材体系。为响应中央号召,山东大学文学院决定组织出版“高等学校中文一流学科参考教材”,把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具有参考价值的教材修订重印,同时把正在使用而尚未出版的优秀教材进行完善并正式出版。希望这些教材可以经过检验和修改,成为适应新时代课程体系的成熟教材,为国家教材建设做出一定贡献。